荣波网

用户登录

首页

首页

资讯

查看

上海开始复工复产,第一批666家重点企业,防疫与经济两不耽误

2022-04-22/ 荣波网/ 查看: 214/ 评论: 10

摘要4月16日,上海经信委发布《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(第一版)》提到,要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
kkkk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 https://www.kkkk.run

4月16日,上海经信委发布《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(第一版)》提到,要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,有力有序的推动复工复产,保障产业工业链的稳定。

为什么要有力有序复工复产呢?

先看个普通人的例子,4月15日,说好的30个鸡蛋加6桶方便面,送到手变成20个鸡蛋加6桶方便面,570元,还要加330元的跑腿费!

也就是900元。

只能说上海的普通人太难了,眼看着钱包越来越空,每天还要为吃的着急,能不上火吗?

除了普通人,着急上火的还有企业。

3月份以来,上海和吉林两地已有不少汽车工厂因疫情而停工停产。一汽大众、华晨宝马、上汽通用等3月产量下滑幅度均超30%。

4月9日,蔚来汽车公开表示,蔚来位于吉林,上海,江苏等地的供应链伙伴已经陆续停产,零部件无法到位,导致整车停止生产!

4月15日,余承东和何小鹏说,如果上海五月不能复工,所有涉及上海供应链的科技和工业企业,尤其是汽车企业,都将全面停产。

此外,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自3月28日起停工,当前仍处于停产状态。

这不是吓唬人,对汽车车企来说,缺一个部件也无法完成整车组装,近期有多家车企的车都是半成品,原因就是缺少某些零件!

有统计数据说明,在上海以及周边城市,分布着全球汽车行业部件的百强企业,包括和汽车相关的零部件企业,有2万家之多!

制造行业的很多上游关键原材料、设备及零配件无法自主生产,需要从国外进口,而且是通过上海港口进来的。

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,几乎都在上海及周边设厂,现在基本上都不能动了。

疫情的影响确实比较大了。

还有受到影响的集成电路产业也处于停摆之中。

图片来源:前瞻产业研究院

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/4,去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,增幅为20%,停产一天,损失也不小。

制造行业的很多上游关键原材料、设备及零配件无法自主生产,需要从国外进口,而且是通过上海港口进来的。

上海港、宁波港周边的船舶越停越多,港口物流瘫痪,货物积压,牵一发动全身,很多企业都急需解决这些问题。

早前,苹果在上海和昆山的供应商因为疫情已经停工了,在最好的情况下,完全恢复生产可能要到4月底或5月初。

所以苹果把生产线转到印度去了,而且也投产了。不要小看这个,这意味着印度的产业链升级了,相应会带来部分供应链的转移。

周边的越南、印度都承接了大量的订单,供应链转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。

不止是制造业的问题,4月15日,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给上海写的信,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尽快保障生产,恢复供应,毕竟日本在上海有4万日本侨民11000家日资企业。

当然里面提到了一个问题,企业供应链中断,生产制造不得不向其他地区和国外转移。

整个日企在海外总数量80373家,亚洲有56315家,其中上海及其周边共24622家,占比高达全球30%!

相比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考虑日本企业的问题,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致函复旦大学考虑了留学生的问题。

不止是国内企业、外企也是很有压力的。

如果上海的疫情在短期内无法控制,其对供应链和中国经济的影响,恐怕是难以估计的!

长三角,真的是太重要了!

4月15日工信部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落实相关工作举措。并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,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一道,全力做好医疗物资供应保障,

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,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。

4月16日,上海经信委发布《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(第一版)》提到,要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,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,保障产业工业链的稳定。

同时,新华社刊发文章提到,4月15日,上海广达制造城F1和F3工厂约2000名员工有序复工复产。

上汽集团在3月中下旬在上海的工厂进行了闭环生产,4月份部分工厂陆续停工。上汽集团明天开始,也就是4月18日将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。

据悉,特斯拉星期五通知部分员工称,公司将于4月17日开始采取闭环生产方式,员工将吃住在工厂,定期进行核酸检测。特斯拉将安排大巴车让接到通知的员工返厂。

在民生保障方面,上海的部分零售门店加速进入“复工进行时”。

4月17日,上海表示目前正千方百计采取措施,力争加大本地蔬菜供应量。在全市发放了2900多张蔬菜保供通行证,蔬菜企业复工率达到75%。

图片来源:长江证券

最近,长江证券发布了全国各城市本土疫情所处阶段,一个城市的疫情有拐点,全国疫情也有拐点,目前来看,应该还处在爬坡阶段,城市还会增加。

而且处在疫情爬坡期的城市,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,不但防控压力不小,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。

图片来源:长江证券

长江宏观直接估算了三种模式下各城市GDP增速的损失,这个数据可以自己看下图表。

由于疫情仍在蔓延,对GDP的影响会持续到二季度。

宏观数据影响微观就业,按照此前官方的说法,一个百分点就是200万就业。

所以防疫的同时,也要抓经济,两手都要抓。不知道各个地方财政如何,消费、就业、供应链、物流运输……都会受到新的冲击。

这次,上海优先考虑集成电路,汽车制造,装备制造,生物医药等重点企业复工复产!

现在全国一盘棋,防疫形势如此严峻,各地都在严阵以待,也要考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供应链、物流的通畅!

既要实现“动态清零”,也要有序复工,两不误。

“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成果",不管这个代价多小,都是有成本的。

很明显个人消费都没啥动力了,能多存钱就多存钱。

感觉今年,应该是变化最大的一年,勒紧裤腰带,大家坐稳了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收藏 分享 邀请
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